網路上謠傳「馬鈴薯會越吃越胖」,其實,會造成這樣的下場,應該是吃錯方法與錯誤烹調方式所致。營養師表示,正確食用馬鈴薯,不但是相當優秀的澱粉來源,也是減肥的好食物,另外,馬鈴薯還是有益心臟健康的食物,有護心效果。

馬鈴薯帶皮吃很健康 有飽足感、熱量較少

越來越多民眾喜愛吃馬鈴薯,雖然它沒有太多味道,卻能夠與各種食物搭配成美妙滋味而廣受歡迎,特別是馬鈴薯的熱量低於常見的白飯與麵條,營養價值也相當好。尤偉銘營養師表示,50公克的白飯與60公克的麵條都是70大卡,但是90公克的馬鈴薯也是70大卡,相較之下,吃馬鈴薯可以吃比較多,也更有飽足感,而且熱量較少。

通常馬鈴薯洗乾淨煮熟後可以帶皮一起吃,美國人特別喜愛這樣的吃法,其實許多具有營養價值的成分都在食物的外皮,所以馬鈴薯帶皮吃是很健康的方式,因為馬鈴薯的膳食纖維很多,甚至高於許多蔬菜,往往讓人以為馬鈴薯是蔬菜。事實上,若與民眾常吃的麵包、泡麵比較起來,馬鈴薯可以獲得更多膳食纖維,同時熱量更少,而有助於減肥。

馬鈴薯屬於高鉀食物 可保護心臟

美國心臟學會將馬鈴薯列為心臟健康的食物,主要原因是馬鈴薯含有豐富的鉀,屬於高鉀食物的良好來源,一餐的馬鈴薯就可以獲得約1100毫克的鉀,而足夠的鉀對於人體可以產生許多健康好處。若是飲食中長期缺乏鉀,導致人體鉀不足的話,身體健康可是會受到影響。

馬鈴薯會越吃越胖?避免烹調加入大量調味料

為什麼網路上謠傳「馬鈴薯會越吃越胖」,事實上,馬鈴薯相較於麵包、吐司、麵條、白飯、餅乾而言,熱量確實是低很多。但是,仔細觀察就會發現,原來是馬鈴薯錯誤的吃法與烹調方式,才會造成馬鈴薯越吃越胖!因為馬鈴薯本身沒有特別的味道,所以為了增添美味,在烹調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的調味料與加工食材,例如:蜂蜜芥末醬、沙拉醬、番茄醬、起士醬、德式香腸、火腿、熱狗、培根等,甚至使用油炸、牛油、鮮奶油增加風味,這樣反而是在吃高熱量的加工食物與調味料,而不是吃新鮮又健康的馬鈴薯,當然會越吃越胖。

新鮮馬鈴薯除了熱量較低、豐富高鉀、膳食纖維之外,更令人驚訝的是還有維生素C、E、B1、B2、B6、礦物質鈣、鎂、鐵、鋅與植化素綠原酸,這些營養成分對身體健康而言,是非常有幫助。而常見精緻過的澱粉類,像是甜麵包、布丁吐司、漢堡皮、包子皮、義大利麵、中式麵條、白飯,跟馬鈴薯相比較之下,馬鈴薯算是相當優秀的澱粉來源。

資料來源: 

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101/5174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謹如-女飛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